在兒童繪畫的過程之中,許多家長都是希望孩子有長足的進步,
有些家長並且用自己的審美觀去判斷孩子們的畫作,是否擬真。
用看照片的方式去評斷作品的好壞,或是孩子的天份。
這樣的方式,不能說是完全的錯誤,但是應該說是要求的方向偏了。
兒童繪畫的藝術學習過程,絕不是以"像"為第一優先,
而是觀察力、創造力、表達能力為主要考量,
要孩子們很快的畫得像,可以有一些方法,
不管是公式化的教法或是分解步驟的教學,都可以達到。
但是要他們的想像力與觀察力作結合,並且可以侃侃而談論自己的創作。
這點就會相對的困難,筆者認為兒童繪畫需要保有個人特色,
不應只有與他人重覆的畫面或是臨摹電視中所看到卡通角色,
或是某個人告訴他的公式畫法,藝術不是一加一,
不應該只用統一的公式告訴孩子,畫應該就是這樣畫。
沒有人希望自己只是個複製品,重複著別人的手法畫著。
適當的觀察並進行腦海中的組合,並透過想像力的加持,
手眼協調的把觀察到的事物,經由老師解釋的美學原則,
在理性與感性的衝擊中,完成一件作品。
這一切看似複雜,但是孩子的融會貫通能力有時可以遠超乎我們的想像。
不過這需要配合著與他們共通的語言或是教學指導方式以及時間,
讓他們輕鬆的在藝術領域中遨遊。
也許填鴨式的教畫方式,可以最快達到效果,
但是孩子的創意就會被抹殺了,寧可多花一點時間,
啟發每個人的特色與能力,並重中建立他對藝術的熱情,
也不願意貪一時之快,告訴他就是要畫的像,
或是如何去像。藝術能力建立的過程,
創意是引領藝術進步的最大動力。
若是幫孩子把框框都侷限住了,那將來要花多少時間掙脫,
這無形的藝術枷鎖。親愛的家長,千萬不能單方面的以"像"
來當作孩子們在兒童繪畫時的藝術標準。
試著用更包容的心,聽聽孩子們怎麼說,
並從中指導用色、構圖、創意。
筆者兒童繪畫不是只有這樣,除了能畫、能夠想像、能夠表達,
更應該能夠欣賞,欣賞別人也欣賞自己。
藝術培養的過程是非常長期性的工作,
也是人生中應該去涉獵的一塊目標,不僅充實心靈的富足,
也可以從藝術中找到生活的目標。或是紓解生活中的壓力。
歡迎藝術有興趣的孩子,認同SKY ART美學基地的教學目標,
一同加入我們的行列!
- Feb 22 Mon 2010 15:55
兒童繪畫 ─兒童畫應該這麼看?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